妖乱灭,天下平。
一时间,百姓欢腾。无数人奔走相告,喜极而泣。
玉门关内圣旨到,宣大将军卫青于明日,班师回朝,百万将士欢心鼓舞。
今夜,明月依旧,华光如练。
玉门关内,经过一夜一天的欢庆,如今已然彻底安静。
荷华坐在小院里的青石桌前,左手扶着脸颊,呆呆的望着星空。
月色如洗,佳人独念。她一袭黑衣,眉目如画,安静恬淡,再无平日的清冷。
蓦然,白衣白发的青华子,出现院中,出现在她身后。
她似有所觉,回过头。
“你不是回长安了么,怎回来了?”
她略带疑惑的看着他,眉宇间有些不解。
他负着双手,隐有迟疑之色,望着她,心中想着该如何开口。
“因为一些事,所以我不得不回来。”
声音带着些惆怅,荷华听完,心中有了不大好的预感。
“什么事?”
“对你师傅的承诺。”
二人双目对视,良久无言。
过了不知多久,他终于下定决心,看着她,缓缓开口。
“愿意和我一起走吗?”
“为什么?”
荷华面容很是平静,出声问道。
“我答应过你师傅,要保你一生平安。可如今,我须离开这里,去很远的地方,怕是不能守诺,所以……”
“去哪?”没等他说完,荷华突然开口问道。
“我也不知道。只是,需要离开这里,离开大汉,离开南瞻部洲。”
“若是我不答应呢?”
青华子闻言,深深皱起了眉头,他看着荷华,沉默了一下,开口道:“那我便只能将你托付给无情,让他多多照顾看护。”
“算了,我和你走。”
他闻言张了张嘴,但最终却什么也没说,只是点了点头。
“你简单收拾一下,等我回来,我们便离开。”良久,青华子再次开口。
“嗯。”
见荷华点头,他转身离开了院子。
走在熟悉的路上,望着熟悉的景色,他心中,有种难言的滋味。
他不知道,今夜来带走荷华的决定对不对,但他知道的是,一个人必须得对自己的承诺负责,这不只是对承诺之人的交待,更是给自己的一个交待。
他要去的地方不远,路也不长,即便走的再慢,也还是很快便到了终点。
这里,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院落,是他曾来过很多次的地方,过了今夜,怕是再不能像这般,站在门前。即便日后有机会故地重游,也应是物是人非,只剩恍然轻叹。
想到这儿,他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轻轻推开院门,只见冷无情正盘膝坐在地上,横剑于膝,闭目修行。
听到声音,他蓦然睁开双眼,目中略有疑惑,但却并未惊讶,很是平淡的道:“回来了。”
“嗯。不过很快会走。”
“走?”冷无情闻言眉头轻皱,略微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,“去哪里?”
“很远的地方。”
青华子回了一句,而后缓步来到他跟前。
“本想在战事结束后,助你报仇的。可惜,如今我没有时间了。”
“没时间?”冷无情心中一惊,看着面前雪白的长发,想着妖乱平定之事,下意识脱口而出,“你怎么了?”
青华子摇摇头,没有说话,抬步瞬间来到冷无情跟前,一指点在他额头。
三刻钟后。
“两式剑诀,一名万剑,一名轩辕,望君善用。大仇得报之后,莫要贪恋人世,早觅良地苦修,若得道成仙,或许还有相见之期。”
话犹在耳,人已无踪。
冷无情睁开双眼,望着空荡荡的院子。
良久,轻叹出声。
————
元朔六年,十一月二十七日,世宗皇帝陛下,放榜昭告天下,言:今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,于辰时三刻,卒于家中。
因其生前功勋卓著,追赠大司马,平妖大将军,位列三公!
举国哀悼三朝,一年不得歌舞。
禁酒禁荤七日。
违者,斩立决!
诏令初发,天下哗然,哀声一片。
大将军卫青闻讯,抛下三军,独自回朝。于灵前老泪纵横,悲痛莫名,不知所言。
翌日,满城缟素,哭声震天。
下葬之日,声势浩荡,军阵百万,民众无数。
后有八百白袍义士,于陵前修茅铸庐,欲守陵终生。
当朝丞相公孙弘之孙,女讳月,身披孝衣,愿以未亡人之名,守灵三年……
————
冷无情站在陵墓之前,沉默良久,开口道:“为何要这样?你应知道,他不想你这样的。”
“我知道,知道他不喜欢我。”
冷无情身旁,一名身着白衣,面容凄然的女子开口,眼中带着泪光。
“可是,如今他走了。我也不能留在他身边吗?”
冷无情闻言张了张嘴,但却什么也没说出来,最终他摇摇头,转身离开了这里。
留下公孙月一人,泪流满面,望着青山。
她轻声的呢喃,在陵墓上空,缓缓飘散。
“现在,你再也不能不要我了……”
————
元狩三年,战乱再起,玉门以西,有蛮人作乱。
因其生性残忍,所生动乱浩荡,遂世宗陛下遣大将军卫青率军平复。
元朔四年,乱平,天下安定,至此,歌舞升平。
后元二年,世宗皇帝陛下崩于五柞宫,享年七十岁,谥号孝武皇帝,葬于茂陵。
始元二年,太后卫氏薨,葬于武帝茂陵。
后汉室昏庸,有重臣王莽篡权,夺取天下,创新朝。
十五载后,汉室宗亲刘秀复名,始称东汉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