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人再次站了起来送别了尹、刘二人。
重新坐下,林幕这才感觉几人似乎轻松了些。
林幕笑着摇摇头:“赶紧吃吧,回去也抓紧时间休息下。刚尹队长也说了,下午两点半就开始训练,时间得到六点,吃完晚饭估计没得多少休息的,晚上不是训练也可能要开会,不休息撑不住。”
“嗯!”
几人纷纷点头应是。
刚刚的时候,林幕全程和省队的两位大佬无障碍交流,无论是在气势上和态度上,似乎都让他们进一步感觉到了彼此的差距。
这也使得,无形中林幕的中心位置变的更自然了许多。
几人加快了吃饭速度,解决了午餐后回去抓紧休息。
下午两点,集训队的队员再次聚集在训练馆。
简单的训前调整、舒筋活动,两点半,下午的训练正式开始。
下午的训练内容针对性较强,先是针对上午的基础和训练问题查漏补缺,教练们带着队员按着观察和总结训练了差不多一个小时。
接着又是强化基础、基本功的训练差不多一个小时。
之后的一个多小时,通过三对三,或者六对六的对抗形式,在相近于实战的情况下,强化着训练效果。
林幕他们和上午的人在分组对抗时,依然分在了一起。
而他们这边的对抗,因为上午的原因,似乎也打的格外的激烈了些。
林幕无所谓,从上午技术训练那会开始,他差不多就摸到了同组人的底。因此,他在对抗中打的始终是游刃有余,比起上午的时候显得更加的轻松。
他甚至觉得,这样的对抗还差了点意思,他已经在心里琢磨起了之后的训练了。
从目前的训练中分组中不难看的出,三块等于是被定成了三个层次,而他相对于是第二层次。
如果不出预料,这样的三个层次会在训练后的一段时间内局部调整。
是几天或是一周半月?
林幕不确定,但他已经把目标瞄准了尹立强所在的那一伙了,他需要成长。
和更强的人一起,也更利于他的成长。
努力!
林幕狠狠的扣了个球后,心里暗自的鼓了鼓劲。
场边,在各对抗组的旁边,省队的教练们正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着,每一局结束后,他们也会告诉大家哪里做得不好,需要改正。
教练带队训练的意义通常也正在于此。
林幕他们这边的教练依然是姜教练,他一边记录,时而指导,同样也在总结着他一天下来的观察。
总体来说,下午的情况比上午略让他满意一些。
因为中午休息,队员们恢复的都不错,就连上午偷懒的那几个此刻也变得生龙活虎。
整个训练过程看起来也是一板一眼的,甚至显得效率挺高。
不过,稍微满意归稍微满意,可这样的情况可达不到要求。
他其实知道,很多曾经在基层体校组织上来的人都有这样的情况。
像那几个上午偷懒的人,更是代表了不是一个两个。他们的偷懒有些是意识和心态上的,但同样也是真正综合实力上的。
短期能爆发,甚至爆发力很强,也适合体校和业余组织那种比较松散的训练环境。
像这样的情况在以前的省内很平常,通常这些从业余体校被选上来的人,会进入省青队或者再加上一个二队逐渐纠正、调整、适应,最终输送到省队。
而在这个过程,大浪淘沙。
但这一次毕竟不一样,跳过了这些纠正和适应的时间,直接一步跨越,如果再抱着这样的方式,那最后结果很不乐观了。
而且,姜教练知道,这一次之后,包括省青队也会调整选拔方式,不会再有多少适应的过程了。
要调整、适应,从体校基层打基础的时候开始吧!
姜教练暗自摇头,他没有具体给这些队员们去讲这些,看他们的领悟,也看他们的决心和毅力吧。
反正目前安排的训练,都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规划的,绝对超不过这些队员们的极限。
为了这些训练内容,他们几个教练在冯静这个运动专家的协助下,可是研究了很久。
是踩着点计划的,一套训练完整做下来,也绝对达不到伤害身体的程度。
当然,累肯定是累的。可反过来说,训练哪有不累的。想干这份事业,就必须有这个意识才对。
现在的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,不过,也不是没有另类。
林幕等少数几个人完全是体校体系训练下的另类。
卢林之前的说法还真没错,是我们有些教条了,至少林幕这小子,用现在这套标准看来是差了点意思。
姜教练心里琢磨了一遍,准备等回头在教练组内提一提。
下午的训练还在继续,满场都是活跃的大小队员。
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,整个层次和体能、体力差距也变的越加分明。
大多的新队员一天的训练量累计起来绝对是远超体校的,而且,整个持续能力也是极差。显得很没有续航能力。
到最后除了几个人还能叉腰站着,其他的基本都快累趴下了。
当然,这不出姜教练的预料,业余体校上来的人大多本就是这样。
比他们情况好些的就是林幕等少数几个,虽然也累,但明显训练起来的效率依然不错。
状态最好的自然是省队那些,虽然省队正式训练的节奏比新球员这边快的多,但他们的本身底子就在那。和成长中的这些少年、青年比,自然不可同日而语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