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褚公公,水利债券可以发行了吗?”
郑三俊是上书房移民大臣,移民才是其职责所在,南直隶水利工程用来临时安置移民,他非常关注。
他时常去江南总督催促,但朱大典总以资金不足为由推脱,令他非常焦急。
已从抄家中腾出手的褚宪章,自然是他接下来要催的对象,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就是发行债券。
没有直接回答他,褚宪章问朱大典:“朱总督,水利工程规划得怎样?”
朱大典苦笑道:“褚公公,本督已将南京工部中懂工程的都派出去了,也从水利部要来人,但水利工程不是别的,小型的还好说,大型的工程没个半年,根本开不了工啊。”
“朱总督,那陕西的移民咋办?今年计划要移出四十万,目前也就马鞍山铁矿接受八万多。”
郑三俊急了。
这是陛下最看重事,褚国章岂会不急,但靠急有用吗?
移民工程是个大工程,水利工程也是个大工程,不是你说上就能上的。
“郑大人,从南京到杭州的道路,可以先干起来,应该能消化不少移民。”
“褚公公,道路探勘没这么快的。”
这时,袁可立插口道:“用章,道路工程总比水利工程容易,可边探勘边筑路,过不去可绕道,也可重新规划路线。”
这样也可以?
郑三俊满脑子问号,这些上书房大臣的脑回路,跟他完全不在同一线上。
“郑大人,非常时期,浪费点银子,陛下也不会怪罪的。”褚宪章开导一句,随即语气一转,“当然,这不能当作常态,不然定会有腐败滋生。”
回过神来的郑三俊即刻表态道:“本官会盯牢他们,不让一文钱落进私人口袋。”
随后又盯牢朱大典:“朱总督,道路资金可筹集好?”
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?
朱大典给气乐了,回道:“从缙绅那,估计可筹集到六十来万两,但江南总督府目前无银子,需要财政部多承担些。”
除了上交给国库的,南京户部库银跟无没区别,江南总督府需内务府接济才能运转。
“别看本官,那些贪官都进了廉政公署。”
郑三俊也不是一根筋,不向廉政公署要银子,但点明南京户部银子去哪了。
褚国章呵呵笑笑,南京的廉政公署归李凤翔管,不管他的事。
不过,他还是提醒道:“朱总督,可向财政部申请部分,剩下的就发行道路建设债券吧。”
朱大典却叫苦道:“褚公公,水利建设要发行债券,道路建设又要发行债券,你让江南总督府如何还得上啊?”
“别担心,财政部会按比例承担的。另外,从南京到杭州的道路,浙江布政使司也要承担部分,你可下公文给他们啊。”
为了银子的事,褚国章耳朵都听得起茧了。
谁让抄家的银子都落进内务府呢?
可内务府家大业大,要承担的开支更大,还要被财政部分走部分,褚国章自然不会松这口。
任谁来哭穷都一样,皆按规矩办事。
发行债券,他是非常乐意的。
银行有发行费可赚,内务府全额认购,也有利息可赚。
绝对比无偿划走好。
郑三俊与朱大典唱双簧,褚宪章岂会看不出来?
“延之,南直隶实行新政后,无论农税和商税都会暴涨,税收总额上交六成,地方留两成,江南总督府留的两成也是个大数目,支付债券本息不会有太大困难。”
仍是袁可立解围。
在参观造币厂的官员中,他最清楚内务府难处。
朱大典笑笑道:“褚公公,那就先发行两百万两道路建设债券吧。”
“没问题,江南总督府什么要,随时可来办理。”
终于扯出个结果,褚宪章非常开心。
参观完造币厂,刚回到江南总督府,袁可立收到从京城来的急件,看到己巳之战规划改变,眉头不由一皱。
建奴与察哈尔的草原争霸之战,大明出手抢摘胜果,可谓神来之笔,他不禁击节赞叹。
对参谋部官员的良好表现非常欣慰。
陛下有这等良才相助,如虎添翼。
虽然不参与抄家,但作为南直隶最高官员,很多事需要他处理,对大明抢摘胜果带来的变化,顾不上多想。
袁可立头脑非常冷静,不会因曹文诏歼灭万余蒙古骑兵,而认为明军已胜过建奴铁骑。
毫无疑问,建奴全骑兵运动战,对大明来说非常不利。
哪怕卫队机动化,要想围歼建奴也会非常难,毕竟这是人家特长,而明军不过仗兵器之利而已。
双方摆开对战,明军应该能占上风,但运动起来,明军会跟不上建奴节奏。
《坚壁清野细则》草案下来,袁可立组织了阎应元等人,对守城方面进行完善。
如果能将《坚壁清野细则》落到实处,那建奴要攻破城池是比较困难的。
但建奴有晋商作内应,进入北直隶不会两眼抹黑,定会发挥其用细作破城的特长。
乾圣在密信中说明,战前抓捕晋商会打草惊蛇,战时又不利于大规模抓捕,只能靠守官掌握。
而能抓的都是些明面上的。
潜伏在暗处的晋商细作,不论厂卫还是乾清宫情报系统,到目前为止,都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。
这对大明非常不利,需有城破的心理准备。
细细想了数个时辰,袁可立提笔写下自己建议。
建议御马监再扩两万蒙古骑兵,兵源可从察哈尔、漠南诸部和蒙古俘虏中来,与原有两万蒙古骑兵混编后,按卫队训练大纲进行严训。
成军后,再给其配备新制式武器和铠甲。
多了两万装备精良而又训练有素的蒙古骑兵,袁可立相信形势会好转不少。
他的建议,一天后就送入参谋部和乾清宫。
朱慈炫看了,对征用俘虏有保留,从察哈尔和漠南诸部征用两万,兵源或许会差些,但胜在忠诚。
毕竟他们家属都在大明境内,而且生活的改善是肉眼看得到的。
身处大部队中,又有强军在旁,没那么容易做出背叛决定。
“陈卿,待蒙古骑兵混编完成后,让他们跟随卫队训练,见识下强军风范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
见识什么强军风范,陈奇瑜自然妙懂。
喜欢移明皇帝请大家收藏:(www.didatxt.com)移明皇帝嘀嗒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